中心主页>资讯公告>学术动态>人民论坛|スロットマシン カジノ:新乡村主义论

人民论坛|スロットマシン カジノ:新乡村主义论

1 新乡村主义概念的提出

新乡村主义(Neo-Ruralism),是笔者在1994年江阴市的乡村景观改造和自然生态修复实验中提出的景观设计观,即在界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体现区域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城市化、环境景观乡村化的规划理念[1]。之后,曾有人用过相似的概念。如在乡土文学上,曾经出现过“乡村哲学”或曰“新乡村主义”的提法[2]。在旅游产品和房地产促销上,也有人用过“新乡村主义”的名字,是指介于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之间的新旅游文化[3];但这仅仅是一种营销概念。作者在这里提出的新乡村主义是一个关于乡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的概念,就是从城市和乡村两方面的角度来谋划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和打造现代乡村旅游产品来实现农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上世纪80年代晚期,美国在社区发展和城市规划界兴起了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4]。其宗旨是重新定义城市与住宅的意义和形成,创造出新一代的城市与住宅。它的出现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城市住宅和社区发展,并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在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中国。它起源于二战前的城市发展模式,即寻求重新整合现代生活诸种因素,如居家、工作、购物、休闲等,试图在更大的区域开放性空间范围内以交通线联系,重构一个紧凑、便利行人的邻里社区。与新都市主义相比,新乡村主义不只是在空间上的对应,关于乡村性的强调使其在内容上也与新都市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恩格斯认为:“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才能使现在城市中日益病弱的群众的粪便不致引起疾病,而是用来作为植物的肥料。”[5]恩格斯对城乡环境问题的分析以及所体现的生态循环思想为新乡村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以下称“中央1号”文件)中指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要立足当地自然和人文优势,培育主导产品,优化区域布局。……特别要重视发展园艺业、特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6]新乡村主义理念的提出正是顺应了“中央1号文件”的思想,也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指示精神。

2 国外的实践依据 2.1 英国的先例

19世纪20~50年代,英国的4种规划类型实例构成了新乡村主义规划的重要先例。第一种类型可用摄政公园来说明,这是个以风景画方式美化的皇家庄园,它用公园中心的几座独立别墅作装饰,环以长而别致、连接起来的台阶。公园始建于1811年,在约翰·纳什(JohnNash)几次修改其原始设计以后,于1832年建成。1835年,这块地方曾部分向公众开放。只是到了它发展的后期阶段,评论家们才察觉这座公园是乡村和城市的真正组合;其中最早提出的是詹姆斯·埃尔默斯(James Elmes)。他在1827年评论说:“这是我们大城市的农场似的附属物”,是一种“壮丽、健康、装饰的田园风光和只有这样的大城市才能提供的使生活舒适的事物”的结合。更具特色的郊区是1823年纳什为这一公园东北边的公园村(The Park Villages)所做的设计。

第二个有关的规划类型是坐落在胜地城镇的私人住宅区,始于19世纪20年代。这些庄园的设计者很明显学习了摄政公园和公园村,特别使用了5个规划手段,企图创造更具吸引力、更有益的计划——这些手段也导致了乡村和城市之间的有效结合。这些革新技巧首先包括均匀的低密度的发展,美化并开放“自然”以供游憩的区域;第二,仅容纳同一等级的住宅,以保证这一区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第三,邻近服务和市场区域,但细心地加以隔离;第四,马厩小巷放在社区边缘;最后,庄园依统一的计划,在一种所有制下发展。一个早期的例子是位于切尔滕哈姆(Cheltenham)  的皮特维勒  (Pittville)庄园,1824年开始兴建。  1827~1828年由德锡默斯·伯顿(DecimusBurton)规划设计的位于腾布里奇·维尔斯(Tunbridge Wells)的卡尔弗利(Calverley)公园,或许是私家庄园发展的典型例子。这一设计的主要特色是一座小山边上有私人林园,在较高处的四周排列中等别墅。房舍之间的树木和绿篱给人一种自然隔离的感觉,而前面的开敞空间分布着悦人的小径,并可眺望远山的景色。市场位于北边一定距离处,马厩建在西北,靠近城区。约翰·布里顿(John Britton)称此庄园为“一个如此乡村化的时髦小村”,其他人尤其称赞乡村和城市在此得到了成功的综合。在此同时,约翰·纳什和詹姆斯·摩根(James Morgan)合作规划了位于利明顿(Leamington)的纽博尔德·康门(Newbold Comyn)庄园,这是一个由独立的别墅、台地、花园和小径组合起来的、远比纳什早期在摄政公园的作品复杂的城乡结合。在所有这些情形中,建筑师高度重视寓所和景观在画面上的统一,并保持独特而有别于其它市区的感觉。   

到了19世纪30年代,公共汽车、铁路和渡船交通的兴起促进了第三种规划类型——大城市“往返市民”(Commuter,意为经常往来于某两地间——如郊外住所与市内办公处的人)郊区的发展。它不像摄政公园,那儿的人自备私人马车;也不像胜地庄园,这种庄园的住宅有季节性的“退休”。大城市的郊区迎合了在城市供职而想体验乡村生活的中等阶层家庭成员。在它们风景画式的形式以及私人公司一样的体制方面,许多大都市郊区很像皮特维勒和卡尔弗利公园这样的胜地庄园。19世纪30—50年代规划的许多这样的郊区中有两个最好的例子。第一,1837年为设计一个私人住宅区,在曼切斯特成立了维多利亚公园公司。一位重要的地方建筑师里查德·莱恩(Richard Lane)做了个规划,整个由独立和半隔离的寓所以及4个公园或绿地组成,由蜿蜒、循环、弯月状的道路相联系,并与外面的由进口和门房控制的通道相衔接。这个规划包括一个教堂,商业建筑显而易见是被禁止的。两年内,一个观察者发现这一设计把“靠近城镇的优点与乡村住宅的特色和优点”结合起来了。也在1837年,建立了岩石公园庄园,用渡船跨默赛河(Mersey)与利物浦(Liverpool)相通。根据契约将建成一个独院或社区,提供独立或半隔离的不高于两层楼的住房,社区内除文化型行业外,不准进行贸易或经商。利物浦的代理人乔纳桑本尼森(Jonathan Bennison)为之准备了配套规划,包括门房和曲折的道路,房屋布置有利于观赏远处的默塞河和利物浦的风景。   

1838年,大城市郊区规划的理想被约翰·克劳迪斯·劳顿  (John Claudius Loudon)列入他的《郊区园艺师和别墅指南》——这篇被道宁和其他许多美国建筑师所熟知的专题论文中。一方面,劳顿提出:郊区别墅应当提供乡村生活的益处。“郊区住宅的主人,不管他的领地多小,均可在同一时刻获取健康和享乐。”另一方面,“比起一座孤立的乡村住宅来,郊区住宅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包括接近邻居,以及容易提供只有在城市才能获得的教育和享受:例如,公共图书馆和纪念馆、戏剧演出、音乐会、公共和私人集会、工艺品展览等。”   

最后看第四个例子。摄政公园于1841年完全向公众开放,被认为推动了19世纪40年代及其以后都市公园在整个英国的发展。在若干这样的公园中,私人台地、别墅和花园与公共步道、马路、草坪、森林、湖泊结合在一起。始建于1843年的伯肯黑德((Birkenhead)公园,由于奥姆斯特德1850年的参观而成为最常被提到的公园之一。然而,1842年由约瑟夫· 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和詹姆斯·潘内桑(James Pennethorne)规划设计的利物浦的王子(Prince)公园同样也很成功,早在1845年即为威廉·卡伦·布赖恩特所知晓。在该公园始建的两年内,当代观察者们注意到王子公园聚集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将其描述为“欢迎……从忙碌的事务、街道的喧嚣和尘土中来此静居”,以及“在壮丽的风景环抱下”,还有“离市区近”及其一切舒适之处。[7]

2.2 美国的浪漫城乡运动

风景如画的英国都市公园、美国浪漫主义的公墓规划、安德鲁·杰克逊·道宁(A·J·Downing) 有意识的创立美国风景园艺“乡村”风格的努力,以及日益增长的深居浅出和对家庭生活的兴趣,传统上被认为是导致19世纪50和60年代美国浪漫色彩郊区运动的主要原因。但美国浪漫色彩郊区的原型之一早已在英国存在,不仅存在于公园,也存在于休养胜地和主要都市的郊区——这些已为19世纪30年代以来的美国旅游者所知晓。在美国采用这种原型以及发展本土的郊区类型的动力,可以看作是美国思想史的一个重要发展。19世纪40~50年代,在“乡村”和“城市”思想之间长期存在的争论——农村的优美和商业的进步、以及乡村的独立性和文化的世俗气——至少被这些只要避免各自的不利方面、两者就能同时得到昌盛的建议部分地解决了。美国的浪漫城市郊区能提供乡村和城市两者的优点而消除各自的不足,将成为上等居住环境。[8]

2.3 韩国的新乡村运动

上世纪70年代,韩国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的“新乡村运动”,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建设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成功模式。其主要做法是改善农村公路、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推动农村电气化、推广高产水稻品种、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农协组织和兴建村民会馆等8个方面。[9]这是新乡村主义的国外实践先例。

1970年,韩国政府开始把拓宽乡村马路,改良屋顶、围墙,设置公用水井、公用洗衣场,架设桥梁和整治溪流等作为改善乡村基础环境的10件大事业,并要求每项工程都应以全体乡民的意愿进行。结果政府因财政困难,只拿出了很少一部分款项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全国3.5万个乡村中,就有1.6万个村庄的村民们投入自己的资金和劳动力来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

新乡村运动所指向的目标是建设美好的故乡、健康的社会和骄傲的国家。更可以肯定的是新乡村运动是要求大家都能过幸福生活的一个共同体。新乡村运动的开始,不是由政府提出什么宏伟计划而开始的运动,而是农民们主动自觉地参与政府的各种政策而取得的“双赢”。新乡村运动的基本精神是勤勉、自助、合作。勤勉是善用自己的实践原理,自助是走出困境的实践原理,合作是扩大自己的实践原理;勤勉、自助、合作这三项新乡村精神,是实行新乡村运动不可或缺的行动纲领。

在这一期间,韩国的新乡村运动组织也组织开展过一些有效的活动,如“一区一社一村一品运动”、“农产品直销”、“城乡姊妹联系”、“文明市民和家庭活动”,以及敬老、环保、安全等活动。这些都无非是城乡、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尽管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资金投入、民间和农民的积极性有直接关系,但是农民通过新乡村运动树立的勤勉、自助、协同精神和意识仍鼓舞着韩国农民积极向上和奋发进取的主人翁意识和勤劳致富的精神,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韩国开展新乡村运动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得到了联合国有关组织的肯定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重视。中国农业部、中国农学会在绿色证书培训、科教兴村活动、农村科教扶贫、农村综合开发等项活动中,与韩国新乡村运动组织机构、全国大学教授新乡村研究会也有着广泛深入的联系、交流与合作。韩国的新乡村运动发起过程、主要内容、社会效益及经验教训,对我国调整农村政策和产业结构,研究农村与农民问题都会有有益的启示。

3 新乡村主义在江苏的实践 3.1江阴市农村园林化实践

1994年,当江阴市和张家港人民政府向笔者提出进行农村园林化实践这一课题时,觉得比较新颖,同时至少有两点疑虑:①农村到处是庄稼,常年绿满田野,用得着园林化吗?②现在园林绿化经费紧张,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费用奇缺,此时能奢谈农村园林化?

同年底,笔者带领一个由扬州大学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共同组成的30余人的农村园林化工作组对江阴农村进行调查,发现:①我国的乡镇企业排污量大。不少乡办、村办企业就是那些因污染严重而在城市不准上马或继续兴办的企业。由于这些厂点与农业生态环境紧密交错在一起,污染物给土壤、水资源、农作物以及人体健康带来明显危害,农村环境仍在继续恶化,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危及农村人口的健康与生存。②农村环境普遍存在脏、乱、差,村庄公共设施落后等问题。多数农民依旧在积聚了工业和生活污水和含有农药残留农田水的池塘里淘米、洗菜,甚至将其作为饮用水,这严重影响着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可见,农民富裕了,并不标志着生活质量提高了。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提出了农村园林化的五个必要性。农村园林化是农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农村园林化是提升农村人口生活质量的需要,农村园林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改善外部投资环境的需要,农村园林化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农村园林化是保护耕地和乡村景观的需要。而之所以选择在江阴开展农村园林化探索,主要是因为在经济发达地区对于农村园林化的可行性。第一,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园林化提供了经济基础;第二,有关乡镇域规划的法律性文件以及“两区”划定工作的完成为农村园林化提供了可靠依据;第三,农田基本建设的现代化为农田园林化提供了现实条件;第四,农民对城乡一体化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农村园林化提供了内在动力。

事实上,世世代代的农民埋在心里的对“做城里人”的企盼,无非想享受城市的便利和精神的富有,希冀在农村也提供城市居民拥有的看上去整洁优雅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久居闹市的居民返朴归真,回归自然,追求乡居生活和田园之乐,表明农村环境具有城市环境无法取代的功能,农村园林化试验试图通过积极促进农村环境(包括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的改良,在物质上综合乡村和城市的优点,消除各自不足,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并为农村人口创造一个新的上等居住环境,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别,这对稳定和发展农业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当然,农村园林化与城市园林化虽然都是以园林化为中心内容,即创造一个理想优美的环境。但是由于农村与城市的现实情况不能完全吻合,我们不可能以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来硬套生搬。怎样才能使园林在风格上与农村相一致,与农业现代化相合拍,以正确反映现代农村特有的面貌,是农村园林化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通过农村园林化改善农村人口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生活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和农民生活质量,以达到缩小城乡差别,稳定、发展农业,保护耕地和乡村景观(城市化以后无法再生的风景资源)的目的。

通过对农村园林化的探索,我们体会到,园林艺术已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而是属于包括亿万农民在内的向往美好生活的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只不过由于造园条件城乡有别,农村园林化与城市造园在追求理想环境的手法上有所区别:前者是在极富自然情调的田野上整理乡村的风景,点缀人造景观;而后者是在满目人工痕迹的城市里讨回失去的自然,再造自然风景。由于在广袤的农田之中镶嵌现代化的小城镇,园林化的江阴农村成为田园风光与都市气息的交织。[10]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实施过程中碰到过不少问题。但农村园林化的最终成功,为全面而深入理解园林的意义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不是19世纪美国浪漫郊区运动的结晶,而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产物。

3.2 无锡新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都市农业旅游点规划

2006年,无锡市新区管委会为了提升无锡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强化城市和乡村的互动关系,同时,策应鸿山遗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生态农业资源,为做大鸿山遗址文化旅游产品提供配套休闲服务设施,完善其整体功能以及全面推动园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决定大范围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都市农业旅游区。

乡村旅游最早出现在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源于当时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生活方式。[11]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发展在90年代。它是在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前提下应运而生的。2006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乡村旅游”年。由国家旅游局倡导创建的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已达359家,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林、牧、副、渔等农业的各种形态。乡村旅游已成为中国稳定农村社会,减少贫困、调节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也为丰富城市居民休闲生活,开创新型“城市反哺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提供了一片更广阔的空间。

根据“杜能圈”理论,在像北京、上海、广州、无锡等这样的大都市的周围,必然会出现环状的农业产业带,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然而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其需求主体也正发生着巨大变化,于是“杜能圈”的功能也必将进一步向外延伸,原来的这个圈层中的传统农业就会向其他产业或者行业发展。这就导致了休闲农业的产生。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上,休闲农业其实就是农业和休闲旅游业的结合体。特点是不再以单纯的自给自足或单纯的买卖农业产品为主要目的,而是大农业范畴下的跨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以农业为依托,以旅游为手段,靠出租或出卖整个农业生产流程、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农产品甚至农业未来发展为主要经营盈利方式。

但是,一般生态农业示范园存在示范内容不清、建设目标不明、示范效应不灵的现象。为了规避这一点,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高目标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秉承以生态、生活、生命“三生农业”理念为核心,以都市农业为立足点,大胆创新,构建了现代农业发展五大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通过现代农业新技术及新品种的引进、消化、吸收、示范、推广来实现无锡新区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同时通过观光农业景点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场所,为区内农民提供就业和增收,为新区构建健康的“绿肺”系统。

根据目标和整体定位,我们在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战略(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产品错位开发战略、品牌战略、环境友好型战略、生物多样性发展战略)和六大产品系列(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休闲旅游产品)。以创造“和谐农村,富裕农村,都市村庄,高效农田”为主题,全面示范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打造一艘融现代农业科技化、产业化、信息化为一体的农业生态航空母舰,最终实现3个国家级的示范农业目标,即从都市农业角度:国际都市农业示范区;从生态农业角度: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园;从观光农业角度: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使无锡新区真正成为以“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为主题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都市农业旅游点。

3.3 九里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综合示范工程

在丹阳市延陵镇九里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综合示范工程中,我们的目标就是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技术集成应用和农村信息化等为切入点,以依靠科技提高九里村经济综合实力为重点,统筹考虑九里村的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以九里中心村建设科技示范(包括公共建筑、服务体系建设,农民综合素质培训示范工程,科技示范工程)、九里农业产业化示范(包括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及九里乡村旅游示范三大工程为示范基础,把九里村打造成为在一定区域内具有面上推广意义的新农村科技示范村。

以促进农业产业化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全面研究九里村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通过对九里村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物质条件、地域环境、气候条件进行研究,以发展沼气能、太阳能、生物治污等项目为中心,研究一条投入少,见效快,操作容易的科技开发方案,全面推行九里村的生态化建设项目,最终把九里村建设成为一个集种植、养殖、加工、旅游服务于一体的高效休闲农业园区。

在农业产业化方面,课题组以“三生农业”为核心理念,以展现现代农业七大体系为目标,以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及旅游农业为手段,通过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和应用,培育发展优质、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实现九里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最终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推广意义的九里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休闲农业的发展涉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休闲服务等多个领域,需要有各方面的配合。本项目将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休闲农业增效益,以发展沼气能、太阳能、生物能为支撑,把九里村打造成为一个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和谐,农民安居乐业的农村发展示范点,实现“生产高效,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果飘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4 新乡村主义的特征 4.1 新乡村主义的核心理念

新乡村主义的核心是“乡村性”,即无论是农业生产、农村生活还是乡村旅游,都应该尽量保持适合乡村实际的、原汁原味的风貌。乡村就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地方,乡村就应该有“乡村”的样子,而不是追求统一的欧式建筑、工业化的生活方式或者其他的完全脱离农村实际的所谓的“现代化”风格。

乡村社会中的生命是鲜活动人的,是区别繁华城市的另外一种状态。乡村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那怕是一只土狗,一群小鸡,在外人看来都是充满生趣,能给他们带来笑容的。这是一种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生命状态,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重要内容。同时乡村生态的原真性和可持续性也是乡村发展的核心特点。乡村中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生产生活是多少城市人所梦寐以求的。从生命的原真开始到生态的原真,生活的原真,天然去雕饰,世世代代,祖祖辈辈,这是人类初始的状态也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必然状态。

乡村性对于乡村旅游而言尤其重要。德诺伊(Dernoi,1991)指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有与土地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是农业活动)的、存在永久居民的非城市地域的旅游活动。他还鲜明地指出:永久性居民的存在是乡村旅游的必要条件。[12]保持乡村性的关键是:小规模经营、本地人所有、社区参与、文化与环境可持续(布罗曼Brohman,1996)。[13]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考虑最多的是旅游活动的意义,即如何让自己的旅游行程收获更多或者说更难忘怀。而这其中起根本作用的就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物。乡村旅游区别于城市旅游的一个重要不同就是两者在对待自身存在核心理念上的不同。“城市是反生命和反生态的根源,城市的活力和生命力是乡村不断充实和加入所赋予的”,[14]这与农村农业生产的有序和自然截然相对。而乡村主义的理念为农村拯救城市提出了很好的设想和努力方向。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就是农村、农业和乡村文化,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乡村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形式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泥巴文化。这也是现有乡村旅游业主题选择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主题所在。

乡村旅游根植于乡村,发源于农业,在其核心主题的引导下,乡村旅游的核心产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风土——特有的地理环境。乡村旅游发生的区域既区别于高楼林立的混凝土城市区域也区别于无人类居住的纯自然区域,可以说这个区域仍保留着人类幼年时半自然半人工的生存生活状态,容易激发起久居城市森林之中人们心底的返朴归真的人类天性,这里没有让人夜不能寐的各种噪音、没有臭气熏天的臭水沟和堆积成山的垃圾,更没有杀人于无形无处不在的各种化学品;尽管在这里生活没有城市那么便捷和舒适。因此,所谓的风土,在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中可表现为乡村健康的空气、水、土壤和乡村的宁静祥和的环境。

风物——地方特有的物产。旅游活动中少不了地方的特产,而在乡村旅游地,其物产也是吸引旅游者核心产品之一。乡村旅游的风物分为两种,分别是大地物产和人文物产。大地物产主要是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特定土地中出产的物产,如瓜果蔬菜、牛羊鱼肉等。而人文物产主要是指乡村旅游地中特有的文化土壤中培养出来的物产,如民族特色的装饰品、日用品等。一般在乡村旅游过程中,风物是促成旅游活动进行的基础,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也是旅游者旅游体验的主要内容之一。

风俗——地方民俗。乡村旅游地往往是传统色彩比较浓厚的区域。在中国,农民占到全国总人数的70%以上,农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和传播者的作用仍然不可小觑。很多民俗学家到农村去了解民风习俗和思想意识,从而更多的了解了过去的中国社会状况。而古朴和淳厚的乡村民俗也成为当今农村发展旅游业的一个很好的看点,如婚丧嫁娶的习俗、特色民族文化等等。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趋向于一体化,一些传统的具有个性的东西在迅速减少,大约每10年减少50%。如北方乡村老的锅台、风箱、平房、引石、牛车、马车、七寸步犁等。而这些在广大的乡村却随处可见,也只有当城里的人们来到乡村看到它们的时候才会觉得这些东西还依然有其独特魅力。

风景——可供欣赏的景象。乡村风景可能是吸引大众旅游者目光的主要因素。在乡村旅游点中的风景,广义上可以包括以上3点,是指一切旅游者可以获得旅游兴趣的景物。而狭义上就是乡村旅游区别于城市旅游等其他旅游形式中存在的独特的旅游景观。它包括人文风景和自然风景。自然风景主要是乡村所依附存在的周边自然环境或人工改造环境。如山体、溪流、果园、田园等,而人文风景主要是指乡村永久居住者在生存生活历史中形成的具独特地域性的生活行为方式、文化表现等,如生活习俗、建筑风格、文化节庆等等。

除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包括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的乡村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包括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健康的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包括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优化。新农村建设应该关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乡生活质量的平衡。“生态”贯穿于“生产”与“生活”的整个过程之中,是新乡村主义的“乡村性”得以实现的保证。[15]

4.2 “三生”和谐的发展模式

4.2.1生产和谐

农业生产是农村的基本形态,也是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的根本所在。可以说,农业生产既是第一产业的产业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经济基础。然而,国内的现状是农业生产被忽视,在农村过度强调工业生产。中国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不是以削弱农业生产、转而发展工业生产的道路,而是在保证农业生产、巩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工业化的过程。不合理发展工业的结果必然导致农业用地被工业用地吞噬,农业生产环境被破坏,农业产品被污染,变得不安全。而从表象上来反映,就是农村景观遭到破坏,乡村性在逐渐丧失。

现代农业应该是高效农业,高效不但表现在农业产品稳定丰产,还表现在农业生产方式多元化且互为促进互为补充。例如被称为“第六产业”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就是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复合农业产品,即在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的同时,带入新型产品形态,增加农业收入。观光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个新兴产业。它以发展绿色农业为起点,以生产新、奇、特、优农产品为特色,依托高新科技开发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园区,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新选择。

由于农业是第一产业,它在产业链中处于源头,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原料。因此,农产品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整个国计民生,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对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构成了最大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源头抓起,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通过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来争取制度上的保证。在积极向农民开展文化培训和建设的同时,引入资质评价体系,即农民要通过考核取得上岗证书(绿色证书)才能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4.2.2生态和谐

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也将是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保证。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因此,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环境保护法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正是基于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的这一密切关系。

有人认为,烧柴做饭,或者“脏、乱、差”就是农村。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点,农村更需要优美的田园风光、整洁的生活环境和节能型的能源供应。近几年,“农家乐”旅游的游客大多是冲着吃农家饭、睡农家炕、看农家山水而去的,属于纯体验型的民俗游,但今后一段时期,这种民俗旅游肯定要走下坡路。在乡村风光美、生态涵养好、环保节能高的环境下追求一种心灵的宁静和彻底的放松,将是未来农业观光游和民俗旅游发展的方向。优美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包括聚落生态环境、农民人居环境、乡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环境、乡野景观环境等等,又可以分为外部视觉景观生态、内部能量循环生态和文化景观生态等方面。

外部的视觉景观生态为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背景,在外部景观形象上体现原汁原味的乡村性。这主要通过农田生态和田园风光来表现,例如:成片的果园、整齐的菜园、一望无垠的麦田、满山遍野的牛羊、鹅鸭成群的池塘,等等,都是最能体现农村田园风光的生态景观。现在各地的农业示范园等形式都是很好地展示乡村性的视觉景观形态。

生态节能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突出特点之一。内部的能量循环的生态主要指的是生态节能的循环农业模式。所谓循环农业,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未能有效利用土地、化肥、农药和水等生产要素,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应树立生态、清洁和可循环的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因此,应大力宣传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途径,教育和引导农民节地、节水、节能、节肥。可以考虑参照城市建筑生态改造利用的“3R”原则,即Reduce(尽量减少各种对人体和环境不利的影响)、Reuse(尽量重复使用一切资源或材料)、 Recycle(充分利用经过处理能循环使用的资源与材料)。实施清洁农业生产,积极参与和支持循环农业发展。

文化生态景观主要指乡村民俗文化方面。时下有许多不健康的民间习俗流传于农村,造成了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村的文化生态主要体现在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风气,移风易俗,摒弃不良的社会陋俗,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可以将一些体现优秀传统的、健康向上的民俗活动进行改造和发展,融入到新农村的社会文化建设之中,形成具有充分的乡村特色的文化生态景观。

4.2.3生活和谐

如果说生产和谐、生态和谐分别是从经济和谐、自然和谐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意义,那么,生活和谐则是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人的和谐方面的要求。人的和谐是“三生”和谐的核心,也是“三生”和谐的最终目标,它反映在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以及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要求是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根据“中央1号文件”的精神,农民增收问题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民的增收问题不是一个孤立问题,尤其是要达到农民快速持续增收的目的,就必须将提高农村物质文明和提高精神文明相结合。物质文明要靠生产和谐来支撑,而精神文明则要靠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来达到。现代农业要求现代农民能适应农业生产专业化的要求,能不断推进产业化运营模式的创新,能开展现代营销和流通活动,这些都建立在农民具有高文化素质的基础上。文化素质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基础,也是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前提。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稳定发展,最根本的目的是哺育社会,保证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类资料能得到满足,与产业链其他下游产业一起,为人民生活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然而,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却一直是物质资料匮乏的地方。社会的发展与产业的发展应相互协调,产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而只有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使产业的高效持续稳定发展成为可能。关注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要关注农民生活是否高质量,是否满足农民需求,是否体现农村生活特色,是否符合新农村的未来发展趋势。

另外,在城市普遍开展生活环境整治,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同时,人们却忽略了农村人居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由于大型工矿生产基地逐渐移出城市,向农村转移,导致农村的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的青山绿水已经被日益恶化的人居环境所取代。新乡村主义认为,要真正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须使衡量和评价农村发展现状、农民生活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视同仁,这是使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真正改善的重要前提。

5 结语

总之,新乡村主义就是一种通过建设“三生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来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即在生产、生活、生态相和谐的基础上和尽量保持农村“乡村性”的前提下,通过“三生”和谐的发展模式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注:

[1] Zhou Wu-zhong:The Exploration of Rural Landscape in China.XXV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Congress, 2-7 August1998.Brussels,Belgium.

[2] 万年春:《乡土散文新的审美维度的构建——论刘亮程散文的言说方式》,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65-66页。

[3]参见《时尚旅游》2006年第5期有关新乡村主义的内容。

[4]田先钰,覃睿:《新都市主义与新市镇建设理论:理论演进及其基本涵义》,天津科技,2007年第1期,第68-70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0卷320-321页。

[6]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7]【美】约翰•阿切尔著,スロットマシン カジノ译:《美国浪漫色彩郊区中的乡村和城市》,北京园林,1992年第一期,第25~33页。

[8] John Archer (1983): Country andCity in the American Romantic Suburb,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Historians, XLII (2):139-156.

[9] 卢良恕,沈秋兴:《韩国农业发展与新乡村运动》,中国农学通报,1997第6期,第6-8页。

[10] スロットマシン カジノ:《农村园林化探索》,中国园林,1998年第5期,第6-9页。

[11] 文军,唐代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农村经济,2003年第10期,第30页。

[12] Dernoi L A (1991):About Rural& Farm Tourism. 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 16(1):3-6.

[13] Brohman J (1996): New Directionsin Tourism for Third World Development,Annalsof Tourism Research, 23(1):48-70.

[14] Leuis Mumford:《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482页


资讯公告